一、園區基本情況
烏達產業園(原烏達工業園)是內蒙古烏海經濟開發區“四園”之一,于1998年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,規劃面積31.65平方公里、建成面積25平方公里,園區范圍內共有企業80戶,生產企業43戶,2021年度實現產值321.8億元。主要工業產品有PVC、有機硅、BDO、草甘膦等80余種。
先后被授予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、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特色工業產業化基地、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稱號等多項榮譽。
按照《內蒙古工業和信息化廳<關于公布內蒙古自治區化工園區(化工集中區)(第一批)名單的函>》(內工信化工函〔2022〕37號)要求,烏達產業園化工集中區四至范圍為東至110國道,南至烏巴公路烏海阿拉善盟分界線,西至五虎山礦區,北至烏爾特溝五虎山礦區,化工集中區面積為22.6平方公里,化工集中區范圍共有企業53戶,其中化工企業42戶;生產企業 30戶,包含化工企業25戶(化工集中區范圍內無居民居住和勞動密集型的非化工企業)。
二、整體規劃情況
我園區已完成化工園區總體規劃、產業規劃編制工作。在此基礎上完成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。烏達產業園立足煤焦化、氯堿化工等傳統主導產業,圍繞烏海市以產業轉型促綠色低碳發展理念,加快推動工業產品向精細化、高端化、終端化方向轉變,現已形成以氯堿、精細化工、煤焦和戰略高新材料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布局。一是針對已建成的25平方公里內,堅持做強氯堿、煤焦、精細化工優勢主導產業,延伸氯堿、BDO、有機硅、煤焦產業鏈向高端化發展;二是針對未來重點發展的高新材料產業,建設戰略性高新材料產業園,重點發展戰略新興材料產業、新能源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鏈高端、價值鏈終端的項目。三是針對煤炭物流企業小、亂、差的局面,建設煤炭物流園,引入配套設施加快煤炭、煤炭物流項目發展。
三、基礎設施情況
近年來,烏達區緊密圍繞產業發展定位和規劃,深入推進園區振興,從硬件提升到軟件優化,全力打造適合于新興產業發展的設施保障體系,累計投入30億元。用水方面,建成引黃供水改造工程,配套建設供水管網約25.5公里,黃水日供水能力達到12萬噸,地下水供水能力8萬噸,初步形成綜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“雙水源”供水保障體系,能夠滿足園區企業和配套設施等用水需求。污水處理方面,總處理能力達4萬立方米(輕污染水2萬立方米,重污染水2萬立方米),建成污水管網110公里,污水處理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。并建有園區公共事故廢水應急池,滿足園區需求;電力方面,現有110KV以上變電站12座,建成供電網絡約200公里,具備雙電源供電條件。天然氣方面,建成天然氣門站1座,天然氣管網11.4公里,最大供氣能力達到2億立方米/年。供熱方面,共有集中供汽汽源點6個,最大供汽量達每小時300噸,已建成蒸汽管網約20公里,實現工業園建成區域全覆蓋。固廢填埋方面,已建成固廢處置廠2座,總庫容4851.33萬立方米,基本可滿足園區企業未來20年需求。道路方面,形成以化工路、如意路為主干線的三橫四縱網狀道路,總長30多公里。